山淨煙供儀軌-རི་བོ་བསང་མཆོད

山淨煙供儀軌 རི་བོ་བསང་མཆོད 出自蓮師授記百位伏藏師,拉尊南開吉美伏藏師,其所取伏藏名為「持明命成就」,取伏藏地為哲孟雄(錫金),原先法本僅名山淨供養,後經敦珠法王增補「自生」部分,全其大備,而本軌則依其修法傳統補入「招財作法」及「奉供神飲」二部分,更趨完備,修法者可依個人時間意願及需要取擇加修與否,又另可更動其中一二字及加誦四業真言即可應用於共通之息增懷誅四業火供。

本軌之功德,據伏藏原本卷末載言:「於贖命、清淨信財有虧、消除障礙諸如金剛鑽般(無堅不摧)」,此外尚有上供下施培福解冤等圓滿資糧之效,而敦珠法王之中特別指出總集積聚資糧、消除違緣中,若多修本法則極佳,勉勵閉關行者,多修本法。可藉此煙供行外內密三種清淨,外層為焚諸供物生煙供養佈施四種賓客,以淨除魔難冤孽,內層則以此淨治五毒煩惱,密層則藉此淨治我執。所謂煙供,分〈息、增、懷、誅〉四法,必須迎請具德的高僧,依照儀軌及壇誠如法的修持,一般信眾可以用虔誠心供養五穀、藥材、花、油、布、香及各種食物,乃至七珍八寶等等,經由上師佛法的加持,將之轉化成殊勝供品,以火燃燒的方式,供養十方諸佛菩薩,下施六道眾生,能令法界一切歡喜滿足,十方安樂吉祥!〈息、增、懷、誅〉是藉由煙供儀式,分別達到〈息〉~除障消業;〈增〉~增長福德、智慧、財富、長壽;〈懷〉~懷柔冤親敵害煩惱;〈誅〉~誅滅貪瞋癡無明惡魔外障,以此迴向法界。

這些是以修法者殊勝功德力、信眾的虔誠力,與諸佛菩薩慈悲力,合而為一的修法。在修火供時必需了解供養或布施的對象,我們供養、布施的對象並不是人道眾生,而是屬於人道之外的;對上是供養智慧本尊、善神祇或一些精靈,對下則是布施給一些會對我們製造障礙的邪魔、鬼魅等等。若我們不以煙供的方式來供養或布施,他們就沒有辦法真正得受到這些實質的供品。

煙供聚資法的修持,是一種累積資糧,消除違緣障礙的殊勝法門。除了 可以幫助我們積聚往生淨土資糧,成就出世果位之外,也能對我們在 此世間的生活需求,事業的成功 有所助益。如果我們有受用不足的情 形,可常行煙供與勤修增益諸法,則能相輔相成,更見成效。

對於平素有修持者,聞香能轉煩惱為般若性智;而無修持者,也可藉由聞香消障止惡。尤其六道中,有諸多無形眾生尚會覺知病痛和饑餓,全靠佛教寺廟每天午供、藥食等佈施,才能稍解痛苦。身為一個佛教徒,應修習煙供,普令一切六道眾生聞香得食、向善,分擔如來家業。如此日積月累,將是修行者成就的最佳資糧。

最好的狀況是行者自行施作煙供,若不方便也可委託上師、僧眾施作。可以替國家、社會、公司、行號、雙親、子女、眷屬、同僚、同宗、朋友、六道眾生、一切有情代為施作、報名;不論是否已亡、未亡皆可代為書寫福德祿位、超薦蓮位。

四類賓客

稀有而無上的「寶」眾,是我們因尊崇之而邀請的賓客,包括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以及佛法和僧眾,也包括所有的上師、本尊、空行等等。他們全數如星群般而栩栩如生地出現在上方天空中。 護法眾,是我們因其功德而邀請的賓客,包括八大天神、八大龍王、八大羅睺、四大天王、九大怖畏、十方護門、二十八星宿、七十五淨界吉祥護法,以及他們的眷屬、侍從、小僕、家族,和所有的善靈、地祇與護衛。他們全數如雲湧般聚集在天空中。 六道眾生,是我們因悲憫之而邀請的賓客,包括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道等等的眾生,他們全數如濃霧般聚集在大氣中。 作障勢力,是我們因虧欠業債而邀請的賓客,包括如八萬種作障勢力等、以作障王維那亞卡為首的所有債主,以及十五種侵襲兒童的大墩(惡意靈),和哈莉帝與她的五百個孩子。他們全數聚集在地面上,有如一大群人、天擠滿該處。

獻供的觀想

觀想所有我們獻供的本尊,都納受到以光芒型態獻供的桑供品,有如陽光的光束打在水面,並用他們中空的金剛舌啜飲之。另一種方式是,思惟從獻供煙塵中,化現出數量多如一陽光光束中微塵的獻供天女,各以右手持著一只清淨甘露的寶瓶、左手持著一只盈滿療藥的容器,將此香甜氣味的煙塵散播到整個世界。煙塵的各個端點,放射出不可思議的廣大供養雲海,內含有八吉祥和七皇寶等。

獻供的利益

獻供予稀有而珍貴的[寶]眾─我們因尊崇之而邀請的賓客,使得包括我們在內的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完成兩種資糧的積聚、清淨兩種遮障,並且即生達到兩種悉地(成就)。 獻供予護法眾─我們因其功德而邀請的賓客,他們將醉心於樂空之味,而幫助我們平息一切病痛、毀損勢力、惡緣障礙,並帶來各種順境善緣,無需費力且任運成就,正如我們所欲,且達成所有我們擇取的事業。 獻供予六道眾生─我們因悲憫之而邀請的賓客,使他們從業力視相、自身痛苦和各自道界的習氣中解脫。簡言之,他們變得具有他化自在天的一切豐裕和享用。究竟上,他們成為佛陀,於自然顯現的色究竟天大界中,任運覺醒。 獻供予作障勢力─我們因虧欠業債而邀請的賓客,使我們和一切他眾從無始以來無量生世所累積、甚至是於此生以此身所累積的種種債務,都得以償付。這些包括因為我們殺生所致的短命、因為我們攻擊毆打他眾所致的瘟疫疾病、因為我們偷竊所致的貧窮、虧欠大領主與手下卒,以及因為意外殺死人或馬所致的各類業債。我們還清債務,從業力的債責中解脫,也從怨親債主的致命復仇中解脫。他們則從各自的業力視相和種種痛苦中解脫,尤其是從企圖傷害他人的惡意和串習中解脫,並且獲得慈、悲,和珍貴的菩提心。 在我們念誦法本文句的同時,要記得作上述觀想,以此方式來封印這個修持,這一點極為重要。

Similar Posts